「学习党史」班永吉:走进镜头记录的历史现场 ——20集微纪录片《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观后感

班永吉:走进镜头记录的历史现场 ——20集微纪录片《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观后感

学习党史

202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出品20集微纪录片《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该纪录片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四川广播电视局联合摄制,8月份在各大视频网站及部分地方媒体全网推送播出后,引起观众好评。

一个个经典瞬间,一段段珍贵回忆。历史照片把历史瞬间定格为历史永恒。真实的历史,才彰显出历史的意义和光辉。该纪录片以邓小平同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为基本素材,辅以历史影像、档案、实拍画面,以真实的影像,还原一幕幕历史现场,讲述有温度的领袖故事,并从这些个人故事映现国家故事,个人家庭相册折射国家相册、家国历史。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激励着我们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一是强烈的精品意识。每集六分钟的微纪录片浓缩了邓小平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和发展历史进程紧紧相连的一生,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紧紧相连的一生,同中华民族抗争、独立、复兴历史进程紧紧相连的一生,同战友、同志、外国友人、家人、亲人战斗生涯、友情亲情相助紧紧相连的一生。符合历史逻辑。纪录片所展示的一组组珍贵影像透视出的重要历史事件与瞬间,对于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和伟人的思想风范、人格形象都至关重要,也凝聚着正确的历史观。

创作团队以严谨、科学、求实、民主的学术风格认真对视每集每张照片、每句解说词,对纪录片的每集的前后顺序都进行了认真筹划。出品方约请党史、军史专家对20集微纪录片创作文本和初编样片进行了六次集中修改、专班审看,专家学者提出了数十条意见和建议。创作团队夜以继日精细修改、打磨。该纪录片赢得专家、受众一致好评,尽在情理之中。

二是用心用情讲好故事。重要历史人物的照片是历史时空的记录,定格了波澜壮阔历史进程的光影。这些照片给观众带来了鲜活的历史故事,又仿佛听到历史的回响。创作者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深入挖掘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和历史信息,讲好伟人故事、党史故事、共和国故事。同事讲故事,还要防止浮浅化和碎片化,并通过讲好故事来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党史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党的领袖人物、加深对党的理论的认知和理解。纪录片直观再现历史现场,带给读者的是情景交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使受众近距离与领袖、与人民亲密接触,生发情感共鸣。此片就是用最原始、最鲜活、最具体的照片为切入点,真实刻画了邓小平战斗、工作、生活的细节,用心用情讲述了邓小平的生平华章。

三是力求以小入口反映大主题。该纪录片顺着一张纸照片所展现的历史事件的线索,分析照片背后所隐含的非凡历史意义。把邓小平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以及退休后生活厚植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之中,用宏阔的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怀,以小见大,使受众在跨越时空中能够真正触摸到邓小平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光芒。纪录片通过照片背后故事的延展而变得立体,有深度、有温度、有广度、有长度,较好地处理了小与大、点与面、情与趣、远与近的关系,生动呈现了邓小平一生坎坎坷坷、“三落三起”以及他的思想风范、家国情愫、特有性格。

四是以情化人、以理服人,使人在理性思考中获得精神引领。该纪录片有情感、有立场、有分析、有文采。我们可以从中见证、聆听伟人一路走来的历史的回声,感触他的忧思喜乐,还原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历史人物,见证历史,使受众随着纪录片表达的逻辑主线,条理脉络,在情绪渲染中获得情感升华,在情感升华中领略邓小平的实事求是思想作风和真挚的家国情怀。创作者们在文献档案资料基础上,带着深厚感情和理性思考,使纪录片不仅展现了重大历史关头作为政治家的邓小平的光辉形象与他对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深入思忖,也展现了邓小平和家人在一起的暖情慈爱以及亲民爱民的情怀。

伟人留在照片中的大多数形象是沉稳、威严。但纪录片中邓小平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照片中,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笑容。邓小平晚年照片,会经常看到孩子们嬉闹的画面:孩子们在院子里查验爷爷的“通行证”,爷爷总是乖乖等待着检查放行;小孙子堆雪人,爷爷总是第一个来分享拍照留念;孩子们挠爷爷的脚心,爷爷也怕痒,但从不恼怒;孩子们是未来和希望,他曾为孩子们写下“戒懒”的书法横幅;邓小平看着孩子们最深情,对别人的孩子也是一样。在国内考察或接见外宾时,只要有孩子在场,他总是抱着孩子轻轻亲一下;千千万万的孩子都记住了这样一位慈祥爷爷一笔一划写下的“希望工程”;还记得他的“三个面向”的嘱托。为了祖国下一代,邓小平倾注了真挚的感情。

五是在伟人的同期声中感悟真理的力量,也是该纪录片的特点之一。从邓小平大量“历史回声”中,分明感到他“实事求是”的思想伟力。邓小平对党和人民的贡献,是历史性的、世界性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纪录片《有催人跑的意思》这一集中,邓小平1978年10月出访日本,他对现代化有了直观感受。邓小平不禁感慨道——“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在东京开往京都的时速210公里的特快列车上,邓小平回答提问时说:“就是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结束日本访问,邓小平又应邀到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三国访问。四国出访考察,促使了邓小平对现代化道路的深邃思考。这年的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第二年的3月,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理论思考。

该纪录片中,使用了很多“邓小平同期声”,催人奋发,发人深省,醍醐灌顶。

他说——主权问题,是不能够谈判的,就是说中国1997年,收回(香港)的问题是不能谈判的,不管用什么方式,谈判的题目就是一个,归属问题。

他说——中国只要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走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动摇不得。

他说——要使人民的生活继续提高,他才会相信你,才会拥护你。

他说——两手都要硬。两只手,不是一只手,一只手抓改革开放,一只手严厉地对待那些坏的东西。毫不手软,软一点都不行,软一点都搞不起来。

他说——依靠科学工作者出把力。要摆脱落后和被人欺负的局面。落后就要挨打。

他说——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

深切缅怀邓小平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学习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目的就是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继续推向前进。

这也是20集微纪录片《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所要宣达的主旨和意义。

【班永吉:长安街读书会成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一级巡视员】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重庆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凤凰新闻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肖桐郡;初审:陈佳妮、许雪靖;复审:李雨凡、程子茜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直播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涵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达到了近亿次,其中通过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产品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较好。并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同步入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新华网、央视频、视界、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以及经遴选评荐近百本中央级核心期刊正式入选长安街读书会干部学习核心来源期刊,形成了系列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累计固定读者百余万,影响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党建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的有关单位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关注公众号,回复:【申请入会】【学思平治】【党建阅读】【智库】【好书推荐】【干部培训】【免费赠书】【直播】【新书报送】【期刊报送】查看更多。

Tags: